慢跑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練習的耐力運動,雖然過程看起來有點辛苦,但是卻是一項可以獲得成就感與享受當下腦內啡喜悅的運動。最特別的是,他可以是一個人的運動,也可以是團體運動。跑圈有一句話說:「一個人可以跑很快,一群人可以跑很遠」,有很多你覺得不可能的奇蹟,都是在一群當中跑出來的,這就是為什麼跑步可以那麼讓人為之瘋狂。
不過,也有部分的新手跑者在練習的中途就放棄了,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成2個,「運動傷害」與「缺乏同伴」
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,大致分為以下3 個:

- 訓練課表 (量與強度):新手跑者對於「循序漸進」的練習較難掌握,不是練習量不足就衝去跑一場半程馬拉松的路跑賽,然後就大傷好幾個禮拜,要不然就是練習的強度跟量超過身體負荷,還沒到比賽日就受傷,只能含淚棄賽。教練的責任就是負責安排訓練課表,讓你可以在安全的練習量下逐漸進步。
- 疲勞與恢復狀況:疲勞是一點一點累積的,「溫水煮青蛙」大概是這樣形容,因此恢復也會在教練安排的課表裡,另外,除了教練安排的課表恢復之外,飲食跟睡眠也都影響很大。
- 跑步動態:除了「步頻」與「步幅」的觀察之外,對於新手跑者,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開啟肌肉運動模式,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型態(例如久坐)讓身體肌肉忘記了如何去運作,因此相對於跑姿,我更傾向讓新手跑者學會使用對的運動肌群工作。
缺乏同伴:

跑步的練習過程,如果少了社交與同伴,就會是枯燥乏味的。工作都已經夠緊繃無趣了,下了班還要面對更無趣更孤獨的一個人練習,是很不容易堅持下去的。讓跑步變成一項娛樂,人生中的樂事,不就是「吃喝玩樂」,下了班去跑(ㄨㄢˊ)步(ㄌㄜˋ),怎麼可能會讓人放棄呢?路跑賽之所以瘋行,就是這個氛圍啊~
準備好想要挑戰一場路跑賽了嗎?
加入我們一起練習吧!!

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網站,隨時了解最新文章與活動上架